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所有风险中大概占到60%的比例,是最重要的风险来源之一,并且,信用风险由于其复杂性而具有相当的管理难度,因此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发展很快,各种模型系统百花齐放。随着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如下:

1、风险管理技术日益数量化,且日趋精致。数量技术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并且日益精致。从违约概率预测、内部信用评级到风险组合管理,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而精致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其中,违约概率预测、评级、信用资产定价、风险限额确定、资本金管理等等无不通过数量化完成。

2、建立以内部评级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依照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商业银行都开始建立以内部评级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本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3、在原有风险管理中仅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基础上开始引入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这也是依据新巴塞尔协议要求而实施的。

4、信用风险模型向包含金融衍生品的方向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规模日益增加,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日益突出。而传统信用风险模型对此处理乏力。下一代信用风险模型将关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

5、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融合处理的趋势。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本身具有互动的关系,有时候很难截然分开。于是在理论研究上,已经有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融合起来考虑的趋势。比如,在这些模型里,资产风险溢价就同时考虑信用周期和市场周期效应。

6、从“单一授信审查”机制向“双重授信审查”机制转变。各商业银行都设置“客户授信经理”和“客户信贷分析”两个专业系列,双重审查,双线制约,而不再是单一的“客户授信经理”审查,大大降低问题贷款规模。

7、信用管理全面化,并向各职能部门渗透。信用风险管理除了识别、计量和控制信用风险本身,还将信用风险管理与整个银行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全面管理信用资源。除此之外还向某些职能渗透,比如部门和产品线资本配置与其绩效评估---按照资本评估绩效,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8、进一步完善拓展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系统终端延伸到客户,向客户提供各种模型分析工具,如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极大地扩展了商业银行虚拟化服务的内容。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工商企业信用管理部分阐述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流程、信用管理组织结构、信用管理政策以及信用管理技术工具等。商业银行由于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对信用风险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风险管理偏好和政策、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发展。本章对目前企业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作了大致的介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