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导读】
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信用模型构造的基本思路以及信用模型在实际中的运用,看到信用风险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极其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深刻影响。 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都对信用模型及信用风险度量工具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最近几年一些新的模型的推出和对原有模型的改进都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提供了强大的数量化工具。本章对衡量信用风险常用的一些模型做一概括性的介绍,集中讨论最具有影响力的几个模型和它们行业中的运用。

一、信用风险度量的历史演变

信用风险度量就是对信用风险进行衡量和测算,对信用风险不仅从定性方面,更要从定量方面进行测定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信用模型就是用数量方法对信用风险度量的一个具体表现。

传统的管理和度量信用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经济主体的财务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相对主观地评价其信用质量的专家模式。专家方法所依赖的往往是债务人5个方面的信息,即5C分析。这5C包括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和周期形式(Cycle Conditions)。然而使用数学工具度量信用风险之前,已经有机构开始提供有关信用方面的数量信息(如成立于1849年的美国邓白氏公司很早就开始了征信调查)。

由于专家方法中财务分析占了相当比例,美国的学术界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财务比率与公司陷入危机的关联关系。1967年时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William Beaver就提出了一个财务指标单变量的公司破产模型。他以及后来其他学者发现若干财务指标可以早在五年前“区分开”经营正常和将要破产的企业。在此基础上,美国纽约大学的Altman教授于1968年提出了一个多变量的公司破产模型,即著名的Z评分模型。

美国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向拉美国家的贷款,以及80年代向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大量放贷的结果是拉美的债务危机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使美国的银行业遭受了沉重的损失。国际银行监管机构认识到在银行快速扩张的同时,必须同时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为了使所有的银行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开发了一套银行资本金和风险的科学计量方法,其结果是《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诞生。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是对银行风险从整体上的一种分析和计量方法。

90年代以后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及交易的迅猛增长,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几起震惊世界银行和金融机构危机大案(如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事件)促使人们对市场风险的关注。其后产生的VaR技术(受险价值法)用于衡量金融机构的市场交易风险。这同时也诞生了RAROC模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 –一个将利润和风险两者结合起来考虑的模型。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人们更加关注国家及区域性的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模型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几年一些大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金融风险,并开始关注从整个信贷资产组合的角度去衡量风险,试图建立测量信用资产组合的风模型。其中以J.P.摩根的CreditMetrics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的CreditRisk+两套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最为引人注目。

信用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向前发展。促使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的演变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近十年来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量化和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条件和信息条件。另一方面,统计科学、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理论的深化和广泛应用都为信用风险的量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