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就是客观、充分地揭示受评对象偿付特定债务的违约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为此,需要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受评对象能否按时、足额偿还特定债务,以及一旦出现违约,预期损失有多大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信用风险的大小。

一、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

由于受评对象的信用状况,受到一系列风险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时,为了客观、充分地揭示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往往结合受评对象的具体情况,对影响其未来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基础上,对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做出综合判断。目前,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均拥有各自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指标体系,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其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分析评价评级对象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

信用评级是对评级对象未来,而不是过去偿债能力及意愿的评价,因此,穆迪(Moody’s)和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等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都强调对受评对象未来是否具有足够的偿债资金来源进行预测,而不仅仅是对受评对象     过去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长期债务工具的评级,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尤其重视对影响评级对象未来信用状况的长期性因素的分析、判断。例如,宏观经济周期会对钢铁、房地产等行业的债券发行人收入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在经济周期高涨阶段,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会大幅度上涨;而在经济周期萧条阶段,这些企业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在对长期债务工具进行信用评级时,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一般都会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不仅要考虑评级对象在宏观经济有利时期的偿债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受评对象面临下一轮的经济衰退或其他压力时的债务偿还能力。

2、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方法的另一特点是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评级对象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对评级对象财务报表的分析、现金流的预测等,往往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对评级对象行业风险、管理素质等方面的分析,更多地采用定性分析。

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定量指标,但这些定量指标与评级结果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且定量指标的设置根据评级对象所处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3、注重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

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都非常重视对评级对象现金流量及相关比率的分析和判断,这是因为债务到期时,用来偿还债务的只能是现金,受评对象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就成为衡量其偿债能力强弱的关键。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充足,资产流动性越强,对债务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其信用风险就越小。

4、强调评级结果的可比性 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对象包括全球范围的债务工具评级及发行人评级,因此特别强调评级结果的全球可比性,并往往将其评级称为国际评级或全球评级。这就意味着不同信用等级反映的信用风险大小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发行主体和债务工具之间是相互可比的,如被这些机构评为AAA级的企业债券不论发行主体属于哪一个国家,也不论发行主体处于哪一行业,其信用风险都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