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产权制度是信用制度的基础。产权明晰是达成交易的重要条件,产权能够自由转让、使用权得以有条件让渡是正常信用关系不可缺少的基础,产权能否得到有力保护对于能否确立起正常、有效的信用制度至关重要。信用立法是从根本上保障产权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信用制度确立和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换言之,信用立法就是社会信用制度运行的规则和规范。

信用立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态势,因此,信用制度从建立开始就必须置于信用法律和相关的行业规范的监督之下,其一切行为必须受到信用法规的规范和指导,而且信用法规的规范和指导必须贯穿于信用活动的发生、发展、成熟的全过程。否则,信用制度就很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信用立法的必要性

信用立法是信用制度的核心,只有把信用的法律法规的框架完备而迅速地构建起来,才能确保整个信用制度健康而有序地运行。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作为信用交易发展的制度性前提,是信用制度建设的制度保障,如果没有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信用交易就难以健康、规范地进行。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是信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础,社会信用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信用法律的规范。

1、信用法规为征信数据的正当开放和使用提供法律保障

信用制度建设首先要求解决信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便要求全面开展征信服务,而全面开展征信服务,就要求信用专业机构能够合法地取得各种真实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行业及社会数据,并根据有关法规对经过处理的信息进行公开和公正的报告。而且,信用法规在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同时,也强制性地规定掌握征信数据的机构和企业必须向社会开放其数据源。这样信用法规就为信用信息的公开提供了制度性前提。

不仅如此,由于信用信息的敏感性,在客观上还需要法律对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做出明确规定,而信用法规在对征信数据的开放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还对征信数据的使用提出了制度性规范,其法规明确界定哪些数据可以被征信公司合法和公开地取得,哪些数据需要保密而不能被征用。

因此,信用法规通过对征信数据的开放及使用的规定,使合法传播或经营经过处理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为信用制度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环境。

2、信用法规为信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是管理信用专业机构、规范信用专业机构行为、维护信用行业秩序、提高信用专业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信用行业作为信用产品生产和提供信用服务的行业,在信用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从事的企业资信调查、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资信评级、市场调查、商账追收等业务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同时政府和公众也希望有相应的法律去规范信用行业的从业活动,使其合法地进行各类征信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核实和传播。通过信用法规的有效作用,可以为信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准则,从而促进信用制度的正常运行。

3、信用法规为规范授信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授信活动是信用制度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授信活动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信用制度建设的水平。信用制度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商业和金融业的授信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而信用法规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规范授信行为,为授信行为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信用法规对授信行为的规范主要表现在控制和指导授信企业以及授信金融机构的工作方式和业务范围,从而降低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对授信行为的规范作为信用制度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也需要有信用法规作为制度保障。

4、信用法规为规范信用管理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信用管理行为发生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信用和发放信用工具、信用专业机构的征信活动以及商账追收等内容,因此规范信用管理行为对于信用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信用法规对信用管理行为的规定,分为对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的规定和对金融机构操作的规范。信用法规对信用管理行为的规范,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从而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