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银行和其他企业管理信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为保证货款的及时收回,商品供应商必须建立相应的程序,包括开除发票、回收帐款、追查未付款人。而银行时刻关注客户现金帐户的借方余额,已确定借款人能否及时归还借款。一般只有在涉及到客户同其他银行的交易或客户帐户中的余额不足时,才有必要追查未付款人。

再次,银行和工商企业要求客户提供的信用担保形势也存在差别。银行一般要求借款人将自身的财产作为借款担保,或是要求第三方提供担保。即使有了借款担保,如果银行仍然认为风险很大,也有权利收取较高的利息费用来弥补风险成本。而工商企业为客户提供信用所要求的担保形式不同于银行,供应商可采取保留货物所有权的条款、信用证、信用保险及代收帐款等措施。

最后,银行和工商企业对待问题客户的态度不同。银行可以同意支持那些无法按既定条款偿还债款的借款人,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此外,银行还可以免除客户一定时期内的借款利息,或者延长借款时间,甚至同意客户的再融资计划,即向客户提供足够的新债去偿还旧债的利息。因为银行可以寄希望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使他们有能力偿还债款。这样做不仅能够防止坏账的勾销,又能保障客户未来的发展潜力。而工商企业对待陷入财务困境的债务人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当然,如果银行继续支持出现财务危机的客户,将意味着银行的信贷敞口加大。如果借款人最终破产,而银行未能提早收回贷款,则银行的坏帐会更多。

三、银行信用管理的基本原则

银行提供信用的目的不同于工商企业,工商企业提供信用的主要是扩大销售,占领市场。而对于银行而言,提供信用就像工商企业生产产品,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收入,使自己以银行的身份继续存在下去。因此,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价和成本的计算不同于工商企业。

1、单笔贷款的风险与收益

银行所有的授信业务都是有风险的,如果银行要正常持续经营,必须将银行信用风险当作银行业务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为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但在实际业务中,对风险较高的贷款,银行会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作为承担高风险的一种补偿。银行提供贷款是为了创造利润。因此,银行提供贷款必须考虑贷款利息、贷款佣金和费用。大多数银行的贷款政策是根据借款企业的不同类型以及借款的不同种类来确定收取的利息金额,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息的确定取决于银行自身所期望从借款交易中得到的收益。

如果贷款是用于高风险的项目,那么银行应该收取较高的利息来弥补银行所承担的高风险。相反,如果银行是将贷款借给信用良好并能提供借款担保的企业,那么银行收取的利息就不会很高。这不仅因为该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小,而且因为他们还有可能从其他银行得到借款,具有影响银行贷款价格的能力。对于银行而言,即使提供有担保的贷款也存在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因此,银行必须在收取较高的利息或是额外的收费与风险成本之间做出平衡。对于风险不同的客户,银行应该收取不同的利息。例如银行向市场价值较高的跨国公司提供贷款,一般要求的利息高于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LIBOR)20个基本点。但向小企业提供贷款,银行收取的利息可能会更高。如果以银行的基础利率为标准,即使是对信用良好的大企业,银行也会收取高于银行基础利率1-1.5%的利率,而对其他的企业,收取的利率就更高。

银行贷款的能力还受到最低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即贷款的风险越高,要求的自有资本越多。如《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由于受到这些条款的限制,一方面,它无法向高风险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它有可能要求客户支付更高的利率。

贷款佣金和贷款费用主要指借款交易中提供服务所收取的其他成本。例如,法律委托、价值评估等费用。

银行在做出单笔贷款决定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借款人具备良好的品质,并有可能产生利润来偿付贷款;除了营业现金流外,每一笔商业贷款还应该有其他的还款资金来源,如借款担保等。

2、银行总体信用管理的原则

可以把银行看作一个特殊的企业,它投入劳动、资本和信用风险,提供各种各样的银行信用产品。因此,银行的销售函数也可以表示为:

S=f(l,k,c)
其中S为贷款量,l为劳动,k为资本,c为信用风险。

相应的成本函数为:

C= wl+rk+prc

其中为w劳动的价格,r为资本的价格,pr为信用风险的价格。

那么,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k,l,c)=p* f(k,l,c)-(wl+rk+ prc)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资本和信用风险的价格都是固定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劳动、资本、信用风险等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相同,银行利润最大化问题的条件为:

上式说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银行是在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处提供信用产品,即调整对各种要素的投入量,最终使得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等于其边际信用产品之比。如果劳动与信用风险的边际销量之比大于w/pr,企业就会相应的增加对劳动的投入数量,减少对信用风险的投入数量,直到两者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w/pr。因此,企业信用管理的原则是:信用风险投入的价格与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等于信用风险的边际销量与其他要素的边际销量之比。

在以上对银行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分析中,也有两个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是以银行销售函数的具体形式,二是信用风险要素的定价。

3、银行销售函数

银行的销售量也是劳动、资本和信用风险等投入要素的函数,但是银行的信用风险要素和企业略有不同。

(1)银行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自然灾害等,也称外生因素;另一类是商业银行可以控制的因素,主要指银行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也称内生因素。银行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可以用银行贷款政策、信用分析的质量、贷款监督强度和信贷员的业务能力来表示。虽然外生因素是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但银行可以通过改善内部管理而降低风险。例如,商业银行审慎的贷款分析可以提高贷款的收益,降低贷款的损失;谨慎的贷款政策也可以降低贷款损失率。外生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尽管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内部管理水平而有所降低,但却无法消除外生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如果把信用风险用贷款损失来表示,那么贷款损失的大小与银行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关系。因为,很明显,如果一家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对风险有偏好,那么该银行的资产的质量就不会很高,或者说,该银行资产发生损失的概率一定大于那些经营比较稳健的银行。

在考虑了影响信用风险的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以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函数可以表示为:

信用风险=f(内生因素,外生因素)

上式中的信用风险为因变量,指银行贷款净损失(netloanlosses,NL);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为自变量。

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的外生因素主要指一国的经济状况,以及该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内的经济环境,可以用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I)表示。经济环境与信用风险是负相关的,即当经济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企业一般都有较高的收益,资金的流动性也较好,因此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低;而当经济处于紧缩状态时,企业的收益下降,融资也会出现困难,因此贷款偿还能力必然下降。外生因素还包括当期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债权的数量(D),这一指标可以说明商业银行从整体面而言所处的环境,如果当期整个银行体系的不良债权很多,那么单个银行的贷款损失自然也应该较大,而整个银行的经营状况很好,那么单个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应该是低的,因此,银行信用风险与银行不良债权是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