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用的特点

1、信用经济学意义上的特点

既然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的让渡,即以借贷形式存在的,那么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就被分离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归借贷者,而所有权归出借人。原来统一于货币资金之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出现了暂时的分离。因此,信用以货币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形式出现。

在借贷过程中,货币资金的单方面让渡,使货币所有者可以将他所拥有的货币使用权当作商品来出售,并为其带来利润,它的价值通过利息表现出来,而利息则成为这种商品的“价格”。因此,信用在借贷活动中取得了商品的形式。

信用在借贷过程中还表现出了特殊的运动形式。由于货币所有者让渡的仅仅是货币的使用权,所以按照规定的时间,货币还要返回到所有者手中。在贷出之后和归还之前,资金应该而且必须有一个价值增值的运动过程。

2、信用社会学意义上的特点

信用的文化性。信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水平、习惯和社会规范等因素,尤其是与这些因素相关的意识形态一旦内化为人们的偏好,就成了信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信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诚实守信”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但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信用内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信用在承袭着优秀文化传统要素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文化自身的特点。

信用的时代性。信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历史时代,信用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用的理解不断深化,信用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并日渐成为一种越来越主要的社会关系。

信用的资源性。信用是进入现代社会的通行证,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品牌,是得到现代社会认可和尊重的资格。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信用就等于掌握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其进入市场的范围就越宽,从市场中获得社会资源的成本就越低,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就越强。不讲信用,就会受到市场的排斥,遭到社会的唾弃,危难之时也得不到社会的救助。

信用的全球性。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市场经济的区域边界不断淡化,市场的全球化必然导致信用的全球化。信用的缺失或信用状况的恶劣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参与经济社会的全球合作,使其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四、信用的类型及作用

1、信用的种类

信用的种类很多,根据信用主体和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消费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这种信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如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按工程进度预付工程款、延期付款等。

银行信用就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它的产生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信用制度更加完善。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借助于债券等信用工具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方式,政府信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发行公债。政府信用目标单一,旨在借款,是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用途单一,旨在公用事业建设,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信用性强,信用风险小,安全性高;日益成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和买出政府发行的各种证券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影响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进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消费信用是指经营者或金融机构以生活资料为对象,向社会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赊购、赊销、分期付款、延期付款、消费贷款等。消费信用可以扩大需求,提高消费,刺激经济发展;可以开拓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但是消费信用也给国民经济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消费信用是否存在,是否广泛以及规模的大小都应由客观情况来决定,而不是靠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消费能力。

除了上述四种信用形式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信用形式,主要包括:民间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和证券投资信用。

民间信用指社会公众之间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信用的目的既为生产又为生活;期限较短,规模有限;自发性和分散性较强;风险性较大;利率较高。民间信用存在的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贫富不均,以及金融市场与其他形式的不发达。民间信用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补充。

租赁信用,是经营者之间以盈利为目的,出租设备和工具,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租赁信用的表现形式是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综合租赁。租赁信用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减少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帮助科学技术更快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融资租赁被称为“未来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

国际信用是指国际间的借贷关系,是信用的多种形式在地域上的发展和扩大。主要表现形式是国际商业信用、国家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信用、政府间信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信用关系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将进一步发展,形式也将日益多样化。

证券投资信用是经营者以发行证券的形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方式。这种信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产销售型企业或公司、商业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和股票配额。证券投资信用的广泛开展要求金融市场的规范建立和发展。

2、信用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信用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得到充分的发展。整个经济活动被信用所连接,信用经济和货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货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而信用经济则是货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更能反映现代商品经济的特征。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信用具有流通的职能。这种职能产生的基础是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由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货币,同时也产生了信用。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货币职能在信用领域得到了发挥,信用由此具备了货币的流通职能。各种信用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

信用具有分配的职能。信用可以对社会现有资本进行再分配,可以把收入转化为资本。通过信用可以使一切暂时闲置的资本转化为现实的资本,投入生产或流通领域。这种分配不仅包括了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而且包括了对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在所有权不改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和流通得到了重新组织与安排,社会经济秩序在一个新的基础上重新开始了。

信用通过创造信用工具和信用交易方式刺激、调节和加速了消费,扩大了需求,有利带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以信用卡和消费借贷为代表的新型信用工具和信用交易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牵动和影响着投资的发展,并最终影响着经济的增长。

信用创造了信用流通工具和转账结算制度。广泛代替并减少了货币的使用,从而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信用改变了资本的存在形式,促进了社会产业资本再分配和社会利润率的平均化,社会生产平衡稳步的发展。信用改变了资本的存在形式,使原本不流动的资本流动起来,并且集中了一切分散、零星的闲置资本和货币收入。在社会资本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资本的分配关系,使个别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